2022江西紡織服裝周暨江西(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隆重舉行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
為了尋找優質的天然我們深入了湖北的山坳里,風塵仆仆到竹山最深處的秦古鎮,這是一次非旅游性質的鉆山,目的就是找到無膠無蠟的原生態,還想搞清楚,湖北的綠松石到底是怎么了,為什么非得過膠過蠟不可呢?
這次的目的地遠在秦古鎮山坳里,路線是從十堰開始:十堰——鄖縣鮑峽鎮——竹山縣溢水鎮——竹山縣寶豐鎮——竹山縣秦古鎮,可以說每一站都有收獲,結合玩松石這些年的了解,總結出的一點心得,雖然不一定是權威的,百分百正確的,但卻是至少也算是一次揭密吧,說些關于松石一直沒人說,或者說透的話,還請大家指正。
在十堰拜訪了幾家不小的松石銷售門店,其中有一家規模挺大的是倉庫+車間+展廳,相信有不少朋友都曾在他家的網店里買過松石。幸得掌柜不吝賜教,讓我對“沁膠”、“灌膠”、“過蠟”幾種加工工藝有了些初步的了解。
沁膠
也叫蘸膠,業內人士也叫它“固化處理”。就是把石料或半成品放在“膠”里浸泡數小時甚至幾天。是綠松石加工的傳統工藝,也就是說在綠松石從1980年代慢慢復興之前就早已存在的一種工藝,其作用是對松石結構進行加固,主要是指有綹的連接處,天然出產的松石80-90%密度并不很高,而綹(我們說的鐵線)又分為當地人所說的“軟綹”、“黃泥綹”等多種,很容易從有綹的連接處散開,即使是“凈面的”(沒有或只有少量很細的鐵線),絕大多數毛石頭的質地也不足以承受去皮過程中的破壞,很容易崩裂,有一些甚至用指甲一扣就掉了。所以,在傳統的加工過程中,為了確保出品率,必須在進行最初的加工前就先沁膠。
1、跟過去不同的是,過去多是用天然樹脂沁膠,而現在多是用透明的人造樹脂了。
2、大多數人沁膠用的是透明樹脂,所以這一過程不會改變石料的原色,但會使原色加深;
3、沁膠后的松石密度和硬度都被優化了,有些原本密度達不到的原料,出品后也可以劃玻璃了,但比較勉強,而且通常玻璃表面會留下一點膠痕,用手可以擦掉,玻璃表面的劃痕比較細,比較淺,松石表面也會留下一點痕跡;
4、沁膠后的松石燃燒起來異味較小,類似松香;
5、最關鍵的一點,沁膠的原料至少還是真正的綠松石,只是品級可能差一點。我們姑且稱之會美容吧。
這是液態下,用來沁膠的“樹脂”
灌膠
平時我們管它叫注膠,就是通過高溫高壓,把“膠”充壓進原料里。這是近二十年前才發展出來的一種工藝,所用的膠也就是類似制造吉爾森綠松石的材料(人造綠松石),高溫融化后把泡松(白色,可以當粉筆用的綠松石)和內蒙的所謂白松石(實際上跟綠松石完全不是一種東西,學名叫菱鎂礦)放進去,通過高溫高壓加工使其程現出,所以這個工藝基本上完全屬于造假了。
1、灌膠用的膠是有顏色的,所以出品的顏色完全是假的;
2、灌膠制品看起來顏色均勻一致,特別是一大堆放在一起的時候更明顯,但它也有鐵線,甚至有一些成品上也有黃色、綠色等顏色變化,這是因為用來做原料本身也有一些線隙,而且有些泡松本向可能含有一些黃色或含鐵物質,因此出品后還有色彩變化,這種最難區別;
3、灌膠后的成品劃不動玻璃,只會在琉璃上留下膠痕,一擦就沒;
4、灌膠制品燃燒起來有難聞刺鼻氣味,對人危害很大;
5、我們可以形象的說,用泡松灌膠叫“整容”,而用內蒙白松灌膠那簡直是“變性”了。
這個是用來灌膠的泡面松
這是灌完以后的樣子,看不出來吧
過蠟
過蠟就是煮蠟,也是跟沁膠一樣先輩流傳下來的傳統加工工藝。先輩們都是用川蠟(川蠟又稱蟲蠟,屬于生物蠟,是白蠟蟲分泌在所寄生的女貞樹或白蠟樹枝上的蠟質。),把已經拋過光的松石成品,放進融化的蠟水中浸泡。不過現在,雖有部分加工者還沿習傳統,但有些卻用更廉價的廣東蠟(化學制品)進行加工。
1、因為要保持蠟水不凝固,因此要持續加溫,但一般來說溫度并不足以達到改變松石顏色的程度,但會使其顏色略有加深;
2、過了蠟的松石在盤玩的過程中還是可以出現一些顏色變化的,但因為其毛孔不暢,所以需要更久的時間。
3、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增加成品的光潤感,特別是鐵線處的,使其呈獻寶石光澤,所以這一步應該算是給松石“化妝”吧;
4、據說用開水煮可以讓蠟再次析出,但這樣一過高溫對松石的顏色、基質都會有影響,所以不推薦。
在十堰,可以說找不到任何“純天然”的松石,最起碼都是經過了美容和化妝的,整容產品也不計其數,而且價位還都不低,即使是整容產品都敢賣3.5元/克。先來看一下傳說中的透明綠松石到底長啥樣。
這種綠松石的專業分類叫“單晶綠松石”,僅產于美國弗吉尼亞
十堰地區綠松石原礦石等級分類和分辨
根據個人經驗,從密度硬度上分(由低到高為):
粉筆型(泡松)——石膏型——類陶型——細瓷胎型——瓷釉型
用來灌膠的泡松
十堰地區產量最多的石膏型,硬幣可以輕松刮下粉末
粗陶型,但實際上圖中這個比粗陶型要好一點,但愿我形容的還算準確。
瓷胎型,而且這個瓷胎可得是上好的瓷胎哦,明顯看出斷面已經很“鏗鏘”了。
瓷釉型,我自己也喜歡叫它頑石型,一看就是很石頭的感覺,隨便一個斷面上就有光澤感了,只有這種級別在不經任何沁膠過蠟的情況下才能達到真正的“瓷器光澤”,才算得上真正意義上的“瓷松”
與這些級別對應的松石顏色也是越來越飽和的。注意是“飽和”而不是“深”,比如最好的天藍色(高藍)和略次于他的深藍綠來說,在色譜中“K”值要低,就是黑色要少。根據密度和顏色兩者結合來判斷松石的應屬等級,再輔以簡單的方法來判斷松石是否經過優化就會比較準確了,具體方法如下:
1、色:正常情況下粉筆型、石膏型和類陶型的松石顏色都比較淡,在沒有濕水的情況下都只呈獻出淺綠、淺藍色,感覺粉粉的;而中度以上的綠和藍只會出現在細瓷胎型中,高綠、高藍都只會出現在瓷釉型中;
2、粘:粉筆型、石膏型和類陶型的松石,如果是未沁過膠的,無法劃動玻璃,但如果手上有汗時會粘手。就像冬天用舌頭舔冰塊的那種“粘”一樣,只是不涼而已。這是密度較低的松石表面的孔隙吸收手份時造成的感覺;不過密度達到細瓷胎型和瓷釉型的松石是絕對沒有這種覺得的;
3、濕:粉筆型、石膏型和類陶型的松石如果沒有經過優化,那么在過水試驗中的反應就會非常快且非常明顯:也就是說顏色淺淺的綠或藍只蘸水幾秒鐘就會出現十分明顯的水線,入水部分的顏色會加深很多。所以,這類松石可能只需要盤玩數月就會出現很明顯的色澤變化,但同時也要注意盤玩時手要洗干凈,因為臟東西也更容易盤進去;細瓷胎型在水里泡上十幾鐘也會出現顏色變深的現象,但不那么明顯,而瓷釉型的松石就更難了,因此這一點決定了,這兩種密度的松石盤玩起來可能在色澤的變化或是包漿效果上都沒那么有成就感了;
4、刻:如果松石質地達到細瓷胎型和瓷釉型,那么可以輕松的劃動玻璃,而且留下較明顯的刻痕,松石本身也不會受傷。這是怎么分辨拋光得像瓷器一樣的松石是否沁過膠的一個重要特征,如果是因為沁過膠而顏色深,光澤好的松石,劃玻璃的時候劃痕跡還是比較淺的,而且有殘留;如果顏色只到很淺的綠很淺的藍,但卻可以劃動玻璃,并且有殘留的話,幾乎可以確定是沁過膠的貨了
5、刮:這一點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用小刀去刮松石,如果你手中的松石呈現瓷釉光澤的,并且如果是純天然的,那么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要想刮點東西下來很難,而且刮下來了也是石粉;但如果您手頭的松石呈現出瓷釉光澤,但不是純天然,那么小刀不僅能刮下東西,而且很可能還會打卷……
6、燒:結合第五種方法,把刮下來的東西燒一下試試,純天然的當然不會有什么味道了,最多也就是點土腥味,但如果不是純天然的就會聞到松香味,嚴重的還有燒塑料的臭味或者鼻味;
7、價:根據現在的市場行情,秦古的貨在出手的時候都差不多是5元/克的價,而且現在因為封礦大多數手里有石頭的人家還不太愿意出,跟賣房子的捂盤惜售是一樣的心態吧。就按5000元/公斤來算,其中細瓷胎級到瓷釉級的貨能挑出10%,就合到什么價位了?這樣的料子在不優化(沁膠)的情況下再做成成品,而如果是做隨形還好,可能還能有50-60%的出品率,做各種定制形狀的恐怕就只有個20-30%了吧,這又合到什么價位?再說雕件,別說細瓷胎和瓷釉兩級,就連石膏型和類陶型想要挑出能做雕件的料都很難,因為要求要凈面無鐵線的,對塊度大小、形狀還有一定的要求,所以現在即使是石膏型和類陶型雕出來的成品每克都要3位數了;至于細瓷胎和瓷釉級的,材料難求必然導致大師執刀,兩方面的成本一加起來,每克的價格都要上大3位數了。所以選擇的時候如果有人告訴你幾十元一克的、有玻璃光澤的珠子或雕件是純天然的,你相信嗎?
8、鑒:最后的絕殺技了,送去鑒定。但據說目前只有武漢地質大學鑒定中心和北京的國檢中心給出證書,當然不排除還有別的權威機構出證書的嘍。
歡迎大家關注“收藏門”微信公眾平臺:sc-men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
Burberry是一個具有濃厚英倫風的著...
高奢月子中心圣貝拉(SAINT BELL...
近年來,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復雜多變,不確定...
如果有這樣一...
近日上海智美顏和以60后--90后的不同...
名品導購網(www.cctv-ss.com)ICP證號: 網站版權所有:無錫錫游互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3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轉載。郵箱:mpdaogou_admin@163.com